top of page
內文--慢步西勢日常--西勢車站.jpg

 創「憶」的生活

子計畫3:創「憶」的生活:從概念改變模式到記憶敘事的學習歷程
計畫網站主題名稱 .jpg

計畫宗旨:

在過去的經驗中,我們發現「人」既有的觀念與看法不只影響著社區發展,亦侷限了對於社區的理解與認識。本計畫從「如何教」的教育know-how觀點切入,與屏東縣政府社會處、教育處等跨局處合作,並扣合著樂智社區友善居民、參與、組織與環境四大要素,創造共融共學的樂智社區教育。本計畫採行動研究以家庭、社區歷史記憶為切入點,從開放性樂智友善社區在地居民敘說個人生命故事的集體記憶,進而培養同理心照護的可能。同時,「記憶」作為是一種社會性的過程,理解參與居民(即是行動者)所共創的社區集體性活動,再現創「憶」生活的社區培力。


第一年初步發現分為四個面向探討:
1) 個人信念所勾勒出的生命記憶;
2)性別角色孕育的(家/社區)社群記憶;
3)社會性框架下的文化印記再思考;
4)社區參與的認知記憶改變。
其中,認知記憶可透過生活環境的擾動而改變,且不同性別角色的生活經驗與信念,更是一種能動的力量,進而轉化為「認知觀念改變」的可能教學模組。


「西勢居民日常生活地景」是匯集在地居民日常作息的生活樣態,以老照片、地景為地標,標示西勢居民日常與地方的情感連結。從共同的集體記憶到習以為常的象徵性地方意義,不僅敘說在地居民對地方的依附感,同時希冀提供遊客沉浸式學習樂智友善社區的日常生活,在走訪中認識居民與樂智友善生活的意涵。日常地景路線規劃共約4公里長,11個地景分佈於西勢村日常生活據點:(1)客家文化中心、(2)西勢火車站、(3)二高架橋下、(4)西勢覺善堂/玉清宮、(5)文筆亭、(6)三岔路土地公廟、(7)忠義祠、(8)西勢國小、(9)竹田國中、(10)竹田老人文康中心暨西勢快樂魚日間照顧中心、(11)無極皇天慈母宮等11個地點。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