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陪伴、培力到自主參與:營造友善組織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定義,「友善居民、友善組織、友善參與、友善環境」為打造「失智友善社區」的四大支持面向。過去,成大與屏東縣政府在竹田樂智友善園區合作多年,營造「友善組織」,一直是團隊共同努力的重要目標之一。公部門、在地商家、在地團體,在地學校各自掌握不同的地方社會資源。透過適當的樂智識能培力以及參與經驗累積,當這些機能有別的社會角色開始自主思考提出需求和想像、甚至提供自身的資源與力量,就是轉型「樂智友善組織」、進而攜手踏實造就「樂智友善環境」的關鍵契機。

打造友善組織:附圖.jpg

從陪伴、培力到自主參與

從竹田樂智友善園區的實踐歷程看來,友善組織最大的挑戰和成就之一,在於促成「跨組織能量整合」的模式探索。例如,成大團隊透過辦理「客家圓夢工作坊的提案工作坊」,過程不只嘗試觸發公部門和竹田樂智友善園區志工組織的資源整合與互動,並由此探索認識客家文化與樂智友善認同結合的多方期待。

 

藉由共同執行的管道串接,對地方縣府基層而言,完成了足以提供運用參考的參與績效及提案成果;對園區志工而言,達到了地方組織的重新凝聚和認同共學;對研究計畫端來說,則在上述實踐基礎之上,進一步完成了一次跨部門動能運作的實務參與觀察。

 

就像友善志工組織的主體,需要長期的陪伴輔導協力才逐步成形,涉及了體制結構、文化、人力條件等複雜因素,資源挹注的搭接、系統的實質運作都並非一蹴可及。生自理念,本於實作,成大團隊以「行動研究」作為方法,期待開放理解每個經驗當中的進退有度,期待深入看見每個嘗試的難能可貴:讓我們一起通過場域實踐,共同發現與創造樂智友善組織發展的各種可能。

bottom of page